許願池,又稱"幸福噴泉" ,
位在羅馬市區的許願池算是全義大利最出名的觀光景點之一,位在錯綜街道裏的一塊小小廣場上,是羅馬最後一件巴洛克風格的傑作,原名是特雷維噴泉(Fontana di Trevi),傳說會帶給人們幸福,是教皇克裏門七世(Pope Clemens XII)命建築師沙爾威(Nicolo
Salvi)設計建造,耗費三十年完工。池中有一個巨大的海神,這個雄偉的噴線雕刻敍述的是海神的故事,背景建築是一座海神宮,中間立著的是海神,兩旁則是水神,海神宮的上方站著四位少女,分別代表著四季。噴泉的設計者是沙維(Salvi),於1762年才完工,因此是羅馬噴泉中比較年輕的一座。噴泉建築完全采左右對稱,在中央立有一尊被兩匹駿馬拉著賓士的海神像,駕馱著馬車,四周環繞著西方神話中的諸神,每一個雕像神態都不一樣,栩栩如生,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亂的海礁。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,泉水由各雕像之間、海礁石之間湧出,流向四面八方,最後又彙集於一處。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(Pie-
tro Bracci)的設計。在海神的左右兩邊各立有兩尊水神,右邊的水神像上,有一幅「少女指示水源」的浮雕,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。
幸福噴泉的雕刻十分細膩,每一尊雕像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品,成爲著名電影「羅馬假期」的場景之一,這麽一來幸福噴泉又多了一個稱號--「愛情池」,爲幸福噴泉增添浪漫色彩。後來許多遊客許下的願望跟愛情有關,希望爲自己帶來一段好姻緣,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和所愛的人終有一日開花結果,走上紅毯的另一端。站在池子前面抛下一枚硬幣許個願,祈求以後有機會再渡一次羅馬假期。 |